众所周知,Mini LED背光技术通过集成更多的灯珠并进行分区控光,提升对比度、亮度等多种显示性能,赋予了LCD液晶显示屏新的发展生命力。
进入2025年,无论是在技术层面或者应用上,Mini LED背光技术都有一些特别的趋势出现,Mini LED背光技术的发展或就此升级进入2.0新时代。
一、Mini LED背光升级 厂商推出RGB光源
随着产业链的日渐成熟,与下游终端厂商频繁应用下,搭载Mini LED背光方案的显示产品日渐增多。
单纯Mini LED背光技术,难以成为显示产品的竞争优势。因此,通过集成更多的灯珠,划分更多分区,以形成更细致且更高对比度的高端显示屏。
这种以数量取胜的方法,成为目前厂商提升产品竞争力主要手段。
然而,显示终端大厂却开始从光源出发,提升Mini LED背光技术性能。在CES 2025展会上,有几家厂商相继推出了最新的Mini
LED背光技术方案,集成RGB芯片作为光源发出白光,以替代蓝光加荧光粉激发白光的方案。
据悉,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从传统的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的变化,以及从单一的控光变为光色同控,从而使得搭载Mini LED背光技术的显示屏的色彩更加逼真、细腻,细节更加丰富、清晰。
二、RGB-Mini LED的优势在哪里?
画质,依然是全球消费者选购电视的首要依据之一。从技术参数上看,画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,包括色彩纯度、色域面积、色彩体积、控色精度等等。
比如,色彩纯度决定了色彩的鲜艳程度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,高纯度的色彩会让画面更生动。
色域面积决定了显示设备能够呈现的颜色范围,色域面积越大能够呈现的颜色种类就越多,画面看起来就越丰富。
展会上这家厂商发布的RGB-Mini LED电视,能够实现97% BT.2020的超高色域面积,比传统Mini
LED提升20%以上,趋近业界最高色域标准的理想范围。
另外,其还拥有87%的色彩体积,高色纯度分别达到 99%/92%/100%,光源控色精度高达3*26bits。这些参数让RGB-Mini
LED电视创造了新的天花板,实现了对量子点技术的超越。
不仅如此,相比QD-OLED电视及传统Mini LED电视,RGB-Mini LED电视实现节能20%以上。按照全球15 亿台电视保有量计算,全球每年可减少约4.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三、怎么做到画质创新和升级呢?
那么,究竟是怎么做到画质创新和升级呢?这要从核心的技术原理去观察。
很多人都知道,红色、绿色和蓝色是三原色,几乎可以混合成所有人眼可见的颜色。在显示技术上,RGB LED就是能够发出红、绿、蓝三种基色光的发光芯片。
相比之下,无论是WOLED还是QD-OLED,都不能直接发出三基色的光,而是要进行二次色转换。
比如,QD-OLED采用了蓝光OLED灯珠作为主光源,并且激发量子点涂层将蓝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,多了一个转换步骤。
相比之下,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采用了RGB光源并且能实现分区控光控色,可以通过独立控制RGB三色光源的发光亮度,混合产生所需亮度和丰富颜色,无需二次色彩转换,真正做到“三基色生万亿色”。
另外相较于普通光源,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在二维分区(空间)亮度控制的基础上,增加了色度维度的控制,从单一的控光进化为光色同控,形成了一次重大的技术升级。
QD–OLED、QD-Mini LED虽然在背光层结合了量子点技术,显示效果得到增强,但是二者仍有提升空间。
比如,QD-Mini LED在环境光对比度、亮度上表现较为出色,但在色域、精细控光、节能上仍有进步空间。
而QD–OLED虽然在色彩上表现较好,但在峰值亮度、节能上还有提升空间。
而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每种颜色的亮度和纯度,提高显示色彩的质量和准确性,从而在纯净的基色光谱、极致的色彩表现、能效以及视觉友好等方面,全面超越了QD-Mini LED,甚至是超越QD-OLED。
四、“两颗芯”引爆显示革命
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上为什么能取得突破,关键就是在“两颗芯”上实现突破——全球首颗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、全球领先的高性能RGB-Mini
LED背光芯片。
为了打造更优质的色彩表现,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采用了RGB背光和液晶面板双重控光的架构,但是也对原有的颜色管理系统带来了挑战。
因为RGB背光和液晶面板都需要进行精确调控以确保色彩的准确呈现,这就要求颜色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的感知精度和稳定性。
为此,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重新定义了色彩管理系统,从显示场景AI分析识别,到AI自适应控光,再到最后的3*26bits
高精度控色,都实现了RGB多基色显示颜色的精准控制。
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也迎来多个能力升级——CPU单核性能提升 40%,感知场景计算能力提升70%,场景适配计算能力翻倍。
其中,最大的升级是厂商独创的三维光色同控算法。这是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最为核心的部分,首次突破了行业光色同控难题。
另外,厂商RGB-Mini LED背光芯片也取得重大突破,其攻克了LED三色芯片应用中最核心的效率、寿命、色偏、色纯等关键问题,率先达成三基色光源产业化。
搭载RGB-Mini LED的电视预计将在今年3月实现量产上市,标志着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开始正式走向市场。
这个技术依然是属于Mini LED,和过去Mini LED电视相比它的核心变化是,在背光部分将传统的单色LED灯转为了RGB-LED,从而在色彩部分超越了目前色域最高的QD-OLED电视。
从白色LED背光到RGB LED背光对于液晶电视来说,是基于底层技术的革命性升级。
从我们的角度而言,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也是Mini LED行业发展到现在,在技术部分革新的重要信号。
这也意味着中国自主显示技术再度进阶,实现迭代创新。它促使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革新,上游材料、芯片商优化产品,中游环节提效,下游拓宽市场,进而扩大中国显示产业优势,并为全球显示产业技术平台注入强劲动力,打破技术天花板。
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已然成为中国显示产业迈向新高地的基石,代表着未来无限潜能。我们相信在此之后,会有更多厂商加入到RGB Mini LED的阵营中来,推进消费市场,实现产业良性迭代与升级。
在线客服
服务时间:9:00-18:00电话
+86 18606862091
微信
关注微信公众号
邮箱
markting@san-star.com